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那乐村:“积分奖补”制度激活桑蚕产业发展

2021-04-30 08:03:08 来源: 百色新闻网 作者:梁日出 赵旋律

  近日,笔者走进那坡县百合乡那乐村,漫山遍野都是绿油油的桑叶,村民们有的在桑园里忙着采摘桑叶,有的在蚕房里给蚕添桑叶,一片繁忙的景象。


  “现在是今年统一养的第一批蚕,刚好达到五龄,正是蚕吃桑叶最猛的时候,群众都忙着采桑叶去了。”那乐村副主任黄关勇介绍说。


  过去,那乐村以种植水稻、玉米为主,亩产值较低。“肚子吃饱没有问题,但收入低令群众心里不踏实。”黄关勇说。


  为了增加收入,那乐村群众曾经种西瓜,季节一到,西瓜成熟,但运不出去,西瓜卖到一块钱一个;种植果蔗,只卖到1斤一毛四;种植蔬菜,由于价格低,部分村民的菜卖不出去,只好割来喂猪。为了发展产业促农增收,2005年,时任村支书黄关勇自费到宜州考察取经,回村后成了那乐村桑蚕产业的“点火”人。他率先种桑养蚕,小有收获后在村里推广,给村民找到了一条适合本地可持续发展、“短平快”的生态产业。村“两委”积极争取县政府给予更多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实行统一供养蚕房、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销售一条龙服务,并邀请自治区科技局创新团队到村里进行培训,为村民种桑养蚕提供科学技术保障。村民们尝到了致富甜头,使桑蚕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全村主导特色农业产业。2015年,那乐村桑蚕示范基地成为自治区桑蚕标准园区示范基地之一。2020年,全村桑园面积达2086亩,全村人均有1亩桑园,全村产鲜茧35.4万斤,实现产值708万元,户均收入11800元。


  “我们村的桑蚕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到今天将近20年了,让我们全村走上了致富路,除了天时地利之外,还有一条成功秘笈,那就是‘产业奖补’制度的落实。”黄关勇说。


  为了壮大桑蚕产业,那乐村“两委”不断探索管理模式,护航产业发展。2020年初,村“两委”推行种桑养蚕产业积分管理制度,建立“爱心农资”超市,将农户种桑面积和养蚕产量实行评比“积分奖补”制度,破解了农户以往的“等靠要”思想,“多干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养蚕农户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养蚕的质量和效益。


  经过那乐村“两委”的不断探索,推行种桑养蚕户积分制。制定了《那乐村种桑养蚕产业积分管理实施方案》,按照农户桑蚕产业发展规模进行评分,具体规则为桑园种植面积每亩积一分、蚕茧每卖100斤积一分、一年每养一批次积一分(积分上不封顶),采取“一月一登记、一季度一汇总、半年一小结、年终一总结”的方式,积分兑换半年进行一次,积分排名前30名可到那乐村“爱心农资超市”兑换化肥(每10分兑换100斤化肥一包)。村两委根据贫困户桑蚕产业发展表现,组织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进行评议打分并张榜公示,激励贫困户争当先进。此外,该村还建立“爱心农资超市”。通过筹集到的广西扶贫产业科普示范基地资金、全国巾帼示范基地资金、村集体经济资金等,全部用于购买桑叶管护用化肥等农资,由村民合作社牵头,设立了“种桑养蚕扶持基金”,建立“爱心农资超市”,并根据桑蚕产业发展积分管理办法制定积分兑换标准,农户即可根据积分兑换规则在“爱心农资超市”中兑换化肥。


  “去年,我家种桑12亩,养了50多张蚕,收入9万多元,村里就奖肥料给500多斤,今年肯定又丰收了。”种桑养蚕能手黄跃志高兴地说。


  从2020年推行推行种桑养蚕产业“积分奖补”管理办法以来,全村已有165户种桑养蚕大户享受到了“爱心农资超市”的桑树化肥物资近20吨,很好地引导种桑养蚕群众牢固树立“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只要肯干就能致富”的主体意识,营造了凝心聚力、鼓舞干劲的浓厚氛围,有效激发了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产业的精神动力,让农户借助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主动发展产业,形成靠勤劳致富的良好格局。


  如今,那乐村靠建立产业发展“积分奖补”制度,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激发了农村产业发展活力,村民们“比、赶、超”闯致富蔚然成风,全村形成了农业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格局,除了短期产业有桑蚕之外,中长期产业有西贡蕉、杉木、八角、玉桂等9687亩,群众收入来源更多了,生活质量更高了,乡风文明也活起来了。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