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 正文

从蚕桑文化出发,看古人对待自然物,经济价值外附带文化意义

2021-06-29 15:03:44 来源: 蚕桑产业网 作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蚕桑在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两种不同的生物,蚕虫与桑树已经远远超过了其本身所具有的生物价值,而是在中国的经济与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尤其是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蚕桑的地位持续提高,甚至成为古代维护社会稳定的手段。可以说,蚕桑对中国人来说具有独特的意义。正是因此,通过对中国蚕桑文化的探讨和观察,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中国古人对待自然的态度与看法。


  一、蚕桑的使用充分体现出了物尽其用


  1、蚕桑本身能满足吃穿这两种人必需的基本作用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对于蚕桑的记载相当之早,在《尚书大传》中曾有过这样的记载:“天子诸侯,必有公桑、蚕室,就川而为之。大听之朝,夫人浴种于川。”意思就是在先秦时期,天子和诸侯们必定会养蚕种桑。


  就连以文学性为主、主要描写底层人民生活的《诗经》当中都有着许多有关蚕桑的故事,这足以说明当时的人们对蚕桑事业的重视程度和其普及程度。


  蚕桑的始祖在神话传说当中更是直接追溯到了皇帝的正妻螺祖,虽然这并不一定为真,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蚕桑在我国的发源之早。而蚕桑之所以会在中国古代早期便获得如此之高的地位,很大程度上就是源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制作衣物功能。


  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们主要是用鸟兽的皮毛来当作蔽体衣物。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动物皮毛渐渐不再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毛发的退化却又要求人们需要一种能够防寒保暖的物体。


  正是在这种时候,由丝麻织造的布帛成了人们衣物制作材料的首选。它们不仅能够提供更强的防护作用,在外观上也更加好看,符合不断发展的时代潮流。


  与此同时,蚕桑既可以是大规模的农场种植,也可以是小规模的散养,这就为民众自发进行蚕桑种植提供了可行性。此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虽然中国社会人口不断增长,但由于蚕桑业的存在,使得中国人始终不至于陷入没有衣物穿的境地。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一句话便道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纵观中国古代的发展历程,粮食在其中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无论是无数次的农民起义,还是各种战役的成败,都与粮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然而,在古代科学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对灾害和战乱呈现出无法抵御的状态,每一次意外都可以造成一次饥荒。在这种困境下,桑树所结的果实桑葚便暂时充当了食物。


  如在《齐民要术》当中,就曾记载过人们吃桑葚以充饥的情况:“故杜、葛乱后,饥怪荐臻,唯赖以全躯命,数州之内,民死而生者,乾堪之力也 。”若非桑葚的存在,饥荒所造成的破坏将更为巨大。


  2、对古代政府来说促进国家繁荣的重要手段


  正是由于蚕桑业本身的重要作用,使其在中国古代社会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政府与民间也普遍养蚕种桑。养蚕种桑不仅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创造利润和提供就业的事情,以其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诸多产业,如染坊、布匹店甚至是丝绸之路也能创造大量的经济价值。


  也因此,蚕桑业成了古代社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古代政权在税收时也往往将布匹绢帛作为征收对象,“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尤其是在较为鼎盛的朝代,蚕桑业更是无比兴盛,是一个国家繁荣的有力体现。也正是这种情况,才使得我国在古代成为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国。


  而在社会层面,蚕桑对中下层的农民们来说更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古代小农经济的支柱之一。在古代小农经济的体制下,底层农民难以离开土地,只能世世代代在土地上面耕种以维持生计。然而,这种生机的维持却相当艰难。


  一方面,在古代水平较低的社会生产力下,农业种植本身就是一件吃苦力却又难以讨好的事情,本身所能创造的收获就不多;另一方面,农民们抵御风险的能力又极低,无论是一次自然灾害还是地主的压迫,都足以使农民们的家庭陷入破产边缘。


  在这种情况下,蚕桑就为农民们提供了另外一份生计。通过蚕桑,他们不仅可以获得最基本的衣物,还能够获得额外的收入,这对维持他们的生活来说必不可少的。


  试想一下,在本就天然具有压迫属性的古代封建社会,如果没有蚕桑业作为补充、来维持农民们的日常运转,那么中国农民起义的频率、次数以及规模都将大大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古代将很难有封建政权能够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社会陷入动荡与不安之中,战乱则成为常态,古代盛世乃至和平年代的出现时间便大大减少了。正如《孟子》当中所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如果国家对蚕桑业管理得当,不仅可以避免以上的悲惨情况,还可以引导人们走向繁荣富庶,其财政税收自然便呈现出充足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蚕桑业在古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古代社会人与蚕桑相处的具体情况


  1、实操上对蚕桑持循环可持续态度


  科学技术的低下并未限制古人的眼界和思想,他们在那个时代就已经充分意识到了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号称以严苛著称的《秦律》当中,也有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如分时段砍伐树木、不允许抓捕小鱼等等。


  而在对待蚕桑之时,他们自然也一贯相承。在《齐民要术》当中曾对如何种植桑树有着相当明确详细地描述:凡耕桑田,不用近树。伤桑、破犁,所谓两失……绕树散芜青者,不劳逼也。在这段记载当中,古人一方面已经对蚕桑业有了相当浓厚的经验和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规定,这说明了他们对于实用性的追求和实施。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这段文字当中知道,古人已经开始实施与今天类似的循环可持续发展。依靠着桑树的营养,在其旁边种上芜菁;等芜菁收获后,再让猪去拱食种子,达到使土地松软的效果。到了明朝时期,在太嘉地区更是出现了“桑基鱼塘”这一成功案例。


  当时的人们先是在水边修建池塘养鱼,在池塘边则养蚕种桑,从而使动物和植物之间形成一个有机循环,既减少了养殖成本,也增加了养殖收益,还减轻了环境污染,可谓一举三得。从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知道,我国古人在实际政策和方法上,对待蚕桑是持一种尊重爱护态度的,使其与自己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2、蚕桑在古人的思想当中具有独特地位


  在中国文化当中,蚕桑往往与神明有着一定的关系。在《辞源》一书当中,将扶桑解释为一种神木的名称,连太阳都从其中升起。而在《淮南子》当中,也将桑树神话,视其为神明。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桑树在古人的认知当中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普通的生物,而是具有了一定的神话色彩,人们发自内心地对其持敬畏尊重的态度。


  此外,在《搜神记》一书当中,还将桑树这一自然界的物品与人联系起来,从而再度突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点,并且还教导了做人的道理。因此,蚕桑文化既是人们养蚕缫丝的日常劳作,也包括丰富绚丽的神话。


  最后,蚕桑在文学领域还往往充当着某些特定的意象。由于“丝”与“思”同音,所以古人巧妙地将其利用起来,来表达一种情感上的思念与深厚。无论是对他人的真切思念,还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深厚感情的诉说,都是借助了对桑树的描写才表达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诗句开始被应用到无私奉献上面,尤指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献身。此外,作为自然界当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桑树在陶渊明笔下成了自己归隐田园的重要见证。


  草屋、鸡狗、桑树、饮酒等意象共同组成了一幅农村当中的休闲画面,表达了其超然世外、怡然自得的感情。蚕桑文化的内容也因为这些诗人的传颂变得更加丰富,逐渐超过了其本身的意味。


  三、总结


  总的来说,虽然蚕桑从正常角度来看只是一种产业,一种对动植物的培养,但在中国古人眼中,它们所具有的内涵却已经变得无比深刻。凭借自身独特的作用,蚕桑成了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事物,它也因此得到了大规模传播的机会。


  但从古人与蚕桑的日常相处来看,虽然蚕桑主要发挥着的依然是其实际作用,但其在古人眼中却已经超越了本身的生物意义,而是从文化与经济层面继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而这背后,就是中国古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理念。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