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蚕桑网讯 7月29日至30日,国家科技特派团大化团蚕桑产业组到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开展科技服务工作,以科技服务下基层,助力大化蚕桑产业发展。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推动当地蚕桑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国家科技特派团在大化县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
在两天的时间里,科技特派团成员深入大化县共和乡、六也乡等地,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的生产情况和技术需求。通过举办蚕桑技术培训班、现场调研指导等方式,科技特派团成员们发现,虽然大化县的蚕桑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2024年上半年水力村蚕农种桑养蚕存在的一定问题,专家们就桑树病虫防控、蚕病防控、桑蚕资源综合利用等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并提出一系列具体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首先,专家建议应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普及先进的养蚕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户的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及时传递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帮助农户做出合理的销售决策。此外,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科技特派团与自治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乡、村有关人员及群众等人就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地建设、规模化养蚕、小蚕共育、蚕桑收购价格保障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蚕桑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援助,鼓励农户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
科技特派团开展实地调研指导工作。
在科技特派团的指导下,大化县的蚕桑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农户们通过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信息的透明化和销售渠道的拓展,农户们的销售渠道更加畅通,产品销售价格也得到了合理提升。未来,随着科技特派团的持续服务和技术指导,相信大化县的蚕桑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期待看到更多的农户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为大化县的蚕桑产业注入新的科技活力。图片来源:大化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