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蚕桑网讯 近日,广西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迎来了一场聚焦科技兴农的专题培训活动——全县小蚕共育技术培训会在此成功举办。来自8个乡镇的桑蚕产业负责人、小蚕共育户及蚕农代表等80余人齐聚一堂,通过“理论学习+实操演练+互动交流”模式,系统掌握小蚕共育核心技术,为全年蚕桑生产筑牢“起跑线”,助力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培训班现场。
本次培训以“感党恩 跟党走”主题教育开篇,深入解读种桑养蚕扶持政策,并结合桑树高产栽培、小蚕共育管理、大蚕饲养、病虫害防治等核心技术展开教学。专家团队通过现场演示收蚁、饲喂等实操环节,手把手指导学员规范操作。蚕农们感慨道:“过去凭经验养蚕,成活率波动大。这次学会了科学消毒、精准控温等技术,回去就能应用!”。
小蚕共育作为蚕桑养殖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蚕茧的产量与品质。培训强调“四专一远”原则(专用桑园、专人共育、专用蚕房与蚕具、远离大蚕房),并细化技术要点:从养蚕前10天的“扫、洗、刮、粉、消”五步消毒法,到桑叶适熟度分级、切叶规格标准化,再到温湿度调控和眠期管理,均通过案例分析与互动答疑逐一解析。
专家手把手教学。
凌云县地处石漠化山区,曾是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近年来,当地以桑蚕产业为核心,构建“桑叶养蚕—桑葚制酒—桑枝育菌—蚕茧制丝—桑园造景”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全县桑园面积达12.5万亩,覆盖9200余户蚕农,预计2025年年产鲜茧超8550吨,产值将突破4.45亿元。
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共育”,从单一养殖到全链增值,凌云县正以科技创新为抓手,织就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致富“丝”路。这场小蚕共育培训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点燃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为壮乡大地绘就了一幅“桑绿茧白民富”的锦绣画卷。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