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丝绸文化 >> 正文

蚕桑丝织的故事

2015-04-22 16:56:07 来源: 中国作家网 作者:赵 丰

    门口的桑树上面就结着白白的茧子,里面的蚕蛹就是女儿的化身。荀子在《蚕赋》里描述过蚕的形象,马首而女身,蚕不吃桑叶的时候,头抬起来很像马的头,而蚕的身体非常柔软,很像女孩子的身体。


    蚕的一生非常奇妙,从小到大身体有一万倍的差别,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已经关注它。在很多当时的器物里,有雕刻的蚕的形状,比如说河姆渡时期的象牙陶俑上,有两条虫子在一起,除了蚕很难说有其他的虫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种联想还有很多其他的证据,比如说蛹跟俑,兵马俑就是人死了之后做成一个东西放进去,最早的时候可能是活人埋进去,后来觉得活人不太合适,就把它做成陶俑、木俑。蚕蛹的蛹字跟俑差一个偏旁,一个是虫字旁一个是人字旁,发音相同,左边代表它的材料,但是里面深层含义是相同的,所以说当时已经把人的俑跟蚕蛹的状况联想在一起了。


    还有一种旁证是翁棺葬,在仰韶时期有很多陶的葬具,这种陶的葬具就是一个瓮,一个圆圆的东西,有人葬在里面。考古学家发现,仰韶文化大量出土的这种瓮的葬具分为两类,一类上面打了一个孔,一类不打孔。根据他们对里面葬的人骨的分析,他们葬进去的时候凡是身体不太好、半途夭折的小孩,那些瓮都打了孔,那些相对来说正常死亡的人就没有打孔,所以他们推测,当时是有灵魂观念的。当时的人想象,人如果有灵魂是要飞走的,像《卢浮魅影》里面讲的,灵魂一定要到达彼岸,如果不能到达彼岸,几千年之后还要作怪。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足够强壮,他的灵魂是可以自己想办法飞出去的,像蚕蛹,化了蛾以后它自己能够出来;但是如果身体不够好,或是夭折很早的小孩,就没有力气自己飞出来,这时候就打一个孔让灵魂飞出来。总体来说蚕变了蛹之后会化蛾,人死了以后灵魂要出来升天,是这样一种联想,在这样一层联想下面,桑树变得很重要。


    桑是蚕的生活的基础,蚕在桑树里做茧,然后化蛾升天,所以桑林也变成人们要升天,或者跟天地沟通的重要场所。人们就想象一种桑,叫扶桑,就是太阳树。扶桑树的形象在我们史前的一些遗址里面都有出土,像三星堆遗址就有扶桑树,很高大,树上都有鸟,即太阳鸟。扶桑树的“扶”字就是大的意思,特别高大的桑树叫扶桑树。桑林是人类早期原始宗教非常重要的地区。人们在桑林里面求雨、求子。


    蚕一生的变化,使人们联想到自己在死了之后,也可能像蚕一样,在丝绸的包裹当中升天,丝绸的最初用途是作为一种载体,使人们在死后可以升天,那么“作茧自缚”是升天前必经的一个步骤,任何东西都可以借助丝绸来升天,所以我们猜测丝绸最初的用途是作为尸服,就是人死之后穿的。所以现在考古发掘发现很多丝绸。天地沟通、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大家也有与天沟通及升天的欲望,所以才有这样一种强大的动力,让人们去驯化蚕。


    养好了蚕,吐出了丝,还面临“织”的问题。蚕桑丝织技艺中的丝织技术跟我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非常密切。像纺织机的“机”字用途很广,几乎所有的机器机械都可以叫机,但是它的雏形是一个木字旁加一个幾字,这个幾,上面两个绞丝,下面一个斜台,它基本上就是一个机架的意思。中国的织机,最早的时候,即使是最普通的织机,里面的机关也是很精妙的。除了一般的织机,更为精巧的是提花机,就是能够织出花纹的机器,今天可以看到的像宋锦机都是提花机,它上面是有图案的。我国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织机,比如多综多蹑提花机,有很多的综片,它一片一片的综,就叫错综复杂。云南有一种织机,我们叫连综机,它像一个门帘一样在前面,所有提花图案的信息都保存在这里,它又是另外一种门类,叫花本式织机,或者连综式提花机,后来就发展到小花楼提花机。另外一种就是更大的叫大花楼提花机,比如云锦机,它的花本的图案信息就更多更丰富,这些提花机里面有很多不同的门类,而不同的门类可以生产不同品种的丝绸。


    蚕桑丝织技艺就技术来说在世界纺织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也可以称得上是最复杂的,从文化及民俗的角度,也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传承。一方面是民间的传承,主要是活态的传承,这必须有一定的市场,有一个足够大的消费群体,能支撑它的生产持续。如果不能适应市场就必须要创新,但创新过之后,它可能会变得更好,也有可能一些好的东西丢掉了,只是做一些比较快的、便宜的产品,而且不能保证保存所有的技艺。另一方面是,博物馆要从文物及传统工艺方面来传承。博物馆培养一个人,这个人要尽可能把所有老师的技术都学在自己身上,然后传下去,他这个技术是不是今天用得到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他下面再带一个或者两个徒弟,把所有学到的技术不断传下去。还可以有建立生态园的方式,通过市场资金及政府支持,在生态园这样一个原生态的环境下保存和传承蚕桑丝织技艺。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