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百色凌云县党委政府以“东蚕西移”战略为契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桑蚕产业,始终坚持狠抓蚕业发展不松懈,克服了自然灾害频繁、茧丝市场复杂多变以及养蚕劳动力紧缺等诸多困难,不断加快桑蚕产业发展,使之逐步成为全县主要的特色农业产业,成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全县桑蚕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态势健康稳步。经过十多年来发展,凌云县桑蚕产业跃居百色市首位,跨入广西优质蚕茧基地县之列。该县桑园面积从2000年的860亩,2014年底发展到7.97万多亩,遍及全县8个乡(镇)92个行政村。2008年,在受国际金融危机的波及,蚕茧市场价格低迷影响下,部分蚕农改桑种粮,有的闲置桑园。经核查统计,当时全县共销毁桑园2.35万亩,加上部分桑蚕农户外出务工,放弃管护,出现大部分桑农种而不养的现象。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及2010年蚕茧市场价格的逐步回升,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又逐渐高涨起来。据统计,2014年全县有养蚕户4891户,养蚕45632张,产鲜茧1825吨,比上年增长22.48%,年内鲜茧均价为38元/公斤,产值6936.06万元,蚕农户均收入1.42万元,蚕农人均收入3151元。农民养蚕收入单项为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156元。
龙头企业带动力强。全县现有一家制丝生产企业——凌云县羽腾制丝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9月正式投产缫丝。总投资3800多万元,其中固定资产2500万元,流动资金1300万元。现投产8组自动缫丝生产线,年生产白厂丝达到320吨以上,以生产5A、6A优质白厂丝和优质蚕丝被等为主导产品,其中厂检5A丝占85%,6A丝占10%。2009年获得百色市第四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到2014年实现产值1.2亿元。今年,公司再次扩大规模,已建成了蚕丝被厂,目前正在筹建纺绸厂,主要开发蚕茧丝深度加工产品。公司推行“签约服务,保价回收,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体制,使当地农民得到实惠,有效带动桑农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农种桑养蚕有保障。该县充分发挥区、市、县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体系这一平台,进一步提升凌云桑蚕良种繁育能力,基本满足了全县广大种桑养蚕户大发展对桑种、桑苗和蚕种的需求。同时,自治区成立了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全区蚕种实行统一检验检疫,为该县广大种桑养蚕户的良种安全系上“安全带”。
资源优势发展潜力大。该县紧紧围绕蚕桑全身都是宝的这一理念,积极对蚕桑资源循环利用的研发,加大桑枝、蚕沙等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提升产业效益、增强竞争力。全县养蚕产生的蚕沙60%制沼气,40%沤熟还田;年利用桑枝生产食用菌约20万袋,养殖山羊数10万头,实现了绿色循环生态经济。从而有利的调动了广大群众发展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为全县桑养蚕业的发展增添新鲜的血液。
上一篇:那坡县百合乡桑蚕产业红红火火
下一篇:宜州国税蚕茧丝行业税收增长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