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等县地处桂西南左右江流域分水岭龟背上,是一个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区县,境内海拔450~650m,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0.6℃,平均降雨量1429毫米以上,年均无霜期340天以上;土壤富含有机物和微量元素,独特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发展种桑养蚕产业。近年来,天等县委、县政府把发展种桑养蚕业作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出台了种桑养蚕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由于小蚕生长对桑叶质量要求比大蚕更加严格,小蚕专用桑园必须先择立地条件好、种植密度合适、消毒防病较为方便的地块,才能更有效的对小蚕专用桑叶园进行消毒和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桑叶质量符合小蚕生长发育的要求,保证大蚕健康成长,提高蚕茧质量和产量,提高经济益。2017年在全县13个乡镇建设小蚕共育室,目前已建成投产5个。由小蚕共育点负责养育小蚕到3龄以上,农户再拿回自己养殖。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在全县范围内全面铺开了蚕业产业的路子,以蚕业产业为龙头产业,带动全县经济发展,全面推动扶贫脱贫工作有效进程。并在龙茗镇龙英社区建设繁育桑苗基地150亩,品种为桂桑优12号。避免群众来回奔跑于区蚕业总站购买,节约成本。为解决农户在种桑养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县农业局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负责对蚕农技术指导和培训工作,以确保每个种植户都能较熟练掌握和运用种桑养蚕管理技术。
在县政府的大力宣传下,目前全县种桑面积已达6500亩,桑蚕养殖户3250户,从业人员5626人,产生经济效益3900万元。看着日渐成长的蚕宝,再过10天左右,蚕宝宝变成蚕茧,就可以出售有收入了,蚕农脸上露出了笑容。据蚕农介绍,一般一亩地能种桑养蚕,桑叶好的情况下,能养3张纸的蚕,每张纸能产大概45公斤蚕茧。桑叶供应好的话一年可养12批,按每批120公斤。根据市场行情优等级别的茧蚕40元/公斤,每张蚕茧收入1800元。每批蚕茧收入50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