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以往特有的耕作模式——桑基鱼塘,由于近年屡见报章,大众了解甚多。然而,这只是蚕丝业的一个部分,至于其上游——蚕的育种、蚕丝的改良问题,并未有过多的解构。这次我们特意拜访了伦教蚕种场,这个顺德唯一的家蚕原种繁殖场,基本上从源头保证了生丝的品质。从它的繁盛至式微,见证珠三角乃至中国蚕丝业的变迁。
为育优良蚕种而设
又到龙舟雨时期,佛山连日来大雨滂沱,沐浴在湿漉漉的空气里,整个人像一颗受潮的糖,浑身不起劲。
伦教蚕种场位于顺德伦教街道常教荣阳路,不熟悉的人很难找到这个身在横街窄巷的目的地。
接待我们的是副场长陈锦汉。个子不高,但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看来没受潮湿天气影响心情。先上的是一杯桑叶茶,有股香草的青涩味。用陈锦汉的话,桑叶可以清肝火,以至后来到了桑果园,他每走几步就要摘桑叶吃,极其钟爱。
陈锦汉是蚕桑专业出身,从事这个工作快30年了,语速极快,科学术语往往脱口而出,令我们一上午的采访都处在头脑发涨中。
广东省伦教蚕种场建于1950年,前身是蚕业实施区,是省丝绸纺织集团属下的桑蚕品种繁殖科研场地。场里的建筑均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始建的样子。黄色的墙体修补了多次,像衣服的补丁一样,勉强延续着使用功能。建筑多是两层结构,走进养蚕室,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木头的清香。木阶梯纹路清晰,看上去很有历史感,只是每走一步都吱吱作响,让我总怀疑它的承受能力。不过,瓦顶用的是杉木梁架,60多年过去,还是结实依旧。
“你们来得正好。”陈锦汉说现在正是蚕制种的好时机。从4月底到11月,是广东蚕制种的时间。
养蚕室门口,几个工人正在分拣公母蛾,让它们进行交配,并收集蚕卵。“怎么分公母呀?”“做这么多年,一看就知道啦,连哪些卵能不能成活也能知道。”
陈锦汉介绍,蚕种分为母种、原种、普通种,伦教蚕种场不负责产丝,它的功能是保证蚕种的优良品质,拿到母种后,育成原种,把原种下发到普通蚕种场,普通蚕种场把原种杂交,得出普通种,再把普通种交到农民手中养。原种蚕的下发,伦教蚕种场都经过严格的微粒子病检验,才能保证蚕丝业健康地发展。
游走在伦教蚕种场,十分幽静,难以想像最辉煌的时候,这里有几百人同时工作。目前广东养蚕业因为经济发展而“西移”,伦教蚕种场也将大部分饲养原蚕的基地转到化州、新兴和台山,虽然目前佛山地区养蚕业已式微,但也无碍我们去了解这一个曾经让佛山引以为傲的产业。
见证珠三角蚕丝业兴衰
为什么会出现蚕种场?为什么会选址在伦教?先把历史时钟拨回至上世纪20年代。
珠三角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促进了种桑、养蚕的发展,南海陈启沅由国外引进缫丝机器后,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1921年广东生丝出口价值为4345万关两,占全省外贸总值60.9%,顺德的产量尤其高。
一直以来,顺德的丝织品行销东南亚及欧美,虽然其质量并非如我们所想般出类拔萃,但因其价格在丝制品中相对便宜产量多而促成大宗交易。另外,当时广州岭南大学农学院的调查报告指出,蚕病严重影响了广东养蚕业,总损失的50%由蚕病引起(法国曾因蚕微粒子病,蚕丝业遭到几乎毁灭性的打击)。
为了扭转局面,同年,广州岭南大学在农学院的基础上,创办蚕丝学院,并聘美国人考活博士来华任教,及后设立蚕丝改良局,进行蚕丝业的调查、研究、改良工作。
1926年,改良局设立了顺德容奇第一蚕业指导所、南海九江第二蚕业指导所和乐昌北区蚕业推广处。这时也是广东蚕丝业的全盛期,可是到了1929年,因世界经济危机,广东蚕丝业一落千丈,改良局承担振兴广东蚕丝业的重任。为了把种桑技术及优良蚕种推广到农村,1934年决定建立蚕业改良实施区,把范围扩大到顺德伦教、容桂、黄连、马齐、龙江龙山及南海官山等地。这也是伦教蚕种场的前身。
经过多年的育种,伦教蚕种场培育了“伦40”、“伦109”等闻名全国的优良桑树品种,在蚕种的品质上也作了巨大优化,使广东蚕种从低丝量的多化黄茧种转变为全年高丝量的二化白茧品种。
据陈锦汉介绍,广东气候温和,一年四季均可育蚕,目前一年可育八次,广东蚕种的抗逆抗病性能最强,全年单位面积的产茧量是全世界最高的。一般广东生丝品质为3A至5A级,丝长1000米;不同的是,长江以北地区只育三造,虽产量少但丝质优,生丝品质可达5A,甚至最高的6A级,丝长可达1200米。
最辉煌的时候,伦教蚕种场供应全省20个普通场的蚕种。不过随着上世纪80年代工业发展,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耕地被大规模开发,“桑基鱼塘”现象逐渐消失,由于丝价不高,佛山也越来越少人愿意从事艰苦的蚕桑业。
“东桑西移”延续发展
所幸的是,由于伦教蚕种场隶属省公司,400亩桑果园才得以保存,没被用来开发,而原始的桑基鱼塘景观也在这里得以重现。
桑果园位于105国道旁,在清明节前刚举行了为期40天的桑果节,吸引了大批市民来采摘品尝。“我从来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来,以前说‘种桑养蚕走丝绸之路’,现在是‘吃桑养人走健康之路’。”陈锦汉随手摘一片桑叶送嘴里说,桑果园里的桑树没下农药,由于害虫都是惊蛰以后才出来,但那时的桑果已经成熟了,完全不需施用农药。
闲聊时,谈起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仅重49克,让人惊叹,现在的高科技能否重现这样的艺术品?陈锦汉摇头道:“曾经有不少人研究这种超细纤维,但都无办法做到,现在的气候环境与以往大不同,蚕丝也难与古代相提并论。”
在蚕种场工作超过30年的张茹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伦教桑园养蚕,由于旁边砖厂喷出的氟化物和硫化物对蚕有致命影响,经常以失败告终,之后就将养蚕业转到粤西。砖厂搬走后,空气质量有所好转,这两年渐渐有成功的例子。“关键是广东没人愿意干这么累的工作了,丝棉被几百块一张,大家觉得贵,却不知道全都是人工的。”张茹说。
蚕能否成活,在一定程度上检验着佛山的空气质量。
近年来,国家推行“东桑西移”的政策,广西已经成为全国生丝产量最大的省。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全国蚕丝产量13.71万吨,广东为1726吨,占全国产量的1.2%,江苏、浙江、广西、四川是主要生产集中地。
不过,国内对丝绸的消费量并不高。丝绸这种贵价的产品一般只有有钱人才消费得起,所以国内消耗量一直不高,大部分生丝都面向国际市场。
2013年,我国蚕丝类商品最大出口国分别是印度、巴基斯坦、日本、意大利和韩国。多年前,广东蚕种也出口到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不过近年来由于没有低价优势,蚕种出口也渐少。
多年与桑蚕打交道,陈锦汉有自己的见解:“其实丝绸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一体的,光在甲骨文中,以“糸”为偏旁的就有不少,丝绸与艺术、宗教礼仪、风俗等等都有很深的关系,值得好好研究。”
他觉得,养蚕不仅是对少年儿童的科普教育,也是一种人生观教育。“蚕在25日内不停吃桑储存能量,就是为了吐丝结茧化蛾产卵,非常专注做一项工作。现在的人太浮躁,总想着快点成功,大学生也不愿意进入桑蚕专业,觉得没前途,如果你专注做一样工作,哪有不成功的?”
陈锦汉希望,作为具有厚重历史的广东省伦教蚕种场,日后将着力保护桑蚕的品种资源,为社会公益服务;继续选育和发展优质果桑品种,完善和保护桑基鱼塘的生态遗迹,为曾经辉煌的珠三角蚕丝业保留一块可以寻迹的资源,并向大众展示食用桑叶和桑椹的益处,向社会传递生活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