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信息 >> 正文

全身皆药话桑树

2018-12-07 17:25:00 来源: 重庆蚕丝网 作者:

    中国历经了几千年的农耕社会,男耕女织是我国古代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采桑缫丝是古代重要的农业活动。“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桑树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古代社会基本是男主外,女主内。男子种田经商,妇女在家采桑养蚕,因此桑的意象就自然地与女性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嫩桑叶的柔美亮泽,比女子青春亮丽、婚姻幸福。“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枯黄的桑叶飘零,喻女子青春不再、婚姻破裂。桑见证了妇女容颜美丽、爱情甜蜜、婚姻不幸的全过程。活跃于桑林之中的女性有妖娆明丽的,如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有坚贞机智的,如《陌上桑》:“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有天真活泼的,如晏殊《破阵子》:“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有孤独寂寞的,如张仲素《春闺思》:“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有辛苦贫寒的,如来鹄《蚕妇》:“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造成采桑女“手挽长条泪如雨”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的剥削:“官家二月收新丝。”(唐彦谦《采桑女》)

      

    桑树在古代农民自给自足的社会里具有其他树木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是田园乡村的标志。这从古代诗人的诗中鲜明的可以反映出来。陶渊明《归园田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因为自己“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杂诗》),与农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炊烟、鸡鸣、狗吠、深巷、桑树,谈桑道麻,传达出特有的乡土气息。有桑的地方,就有人家,故桑林就成了家园代称。《诗经?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靡瞻匪父,靡依匪母。”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桑梓之情就是“思乡之情”。如蔡琰《胡笳十八拍》:“生仍冀得兮归桑梓,死当埋骨兮长已矣。”陆机《百年歌》:“前言往行不复纪。辞官致禄归桑梓。”

 

    那时人们喜种桑树,除了养蚕穿衣的需要之外,还与桑树全身是宝,上下皆可入药的重要作用有关。桑树的叶、果、木材、枝条等可以用来饲蚕、食用、酿酒、编筐、造纸和制作各种器具,同时其叶、根、皮、嫩枝、果穗、木材、寄生物等还是防治疾病的良药。 

       

     中医里作药用最多的是桑叶和桑葚。桑树的叶,以经霜后采收的为佳,称霜桑叶或冬桑叶。其性味苦甘而寒,入肺肝经,有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清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肺热咳嗽、肝阳头痛眩晕、目赤昏花、血热出血及盗汗等证。现代还用于治疗下肢象皮肿。可内服、外用,也曾被制成注射液。此外,把鲜桑叶摘破叶脉后取其渗出的白色液汁,药名叫桑叶汁,味苦性微寒,功擅解毒清热止血,主治痈疖、瘿瘤、外伤出血及蜈蚣咬伤等。桑叶的蒸馏液还可用于治疗目疾。桑葚为桑树结的果穗,夏季采收。性味甘寒,归心肝肾经,有补肝益肾,滋阴补血,生津润肠,熄风之功。常用于治疗阴亏血虚之眩晕、目暗、耳鸣、失眠、须发早白及津伤口渴、肠燥便秘等。煎汤、熬膏、生啖、浸酒、外洗用均可。 

      

    桑树的根,一般去皮即可入药,因为去皮之后是白色的,因此中药中又叫桑根白皮。冬季采挖桑根,除去其栓皮作药用。性味甘寒,入肺脾经,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之功。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喘、痰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等证。多入煎剂、散剂,也捣汁或煎水外用。桑根带皮用亦可入药,书载其味微苦性平,能治疗惊痫、筋骨痛、高血压、目赤、鹅口疮、崩漏等。此外,全株桑树皮中的白色汁液叫桑皮汁,可治小儿口疮和外伤出血。 桑树的木材也可入药,通常有三种用途,一是木材所烧成的灰,叫桑柴灰,可治疗水肿、金疮出血、目赤肿痛等。二是桑柴灰加水制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名桑霜,可治疗噎食积块及痈疽疔毒。三是老桑树木材上的结节,名桑瘿,古人认为能祛风除湿,疗风湿痹痛、老年鹤膝风等。桑枝也可作药用,桑枝也就是桑树的嫩枝,春末夏初采收。其性味苦平,偏入肝经,功擅祛风湿,通经络,利关节,行水气。多用于治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水肿、身痒等证,尤擅疗上肢痹痛。可煎汤或熬膏内服,亦可煎水外洗。此外,把桑树的枝条烧灼后,可沥出汁液,名桑沥,《本草纲目》等书载其能治疗“大风疮疥”、破伤风、小儿身面烂疮等证。    

      

    让人想不到的是不仅桑树全身上下皆可入药,就是寄生在桑树上的一些寄生物也是中医中治病的良药。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古药书称桑耳,性味甘平,能治疗肠风、痔疮出血、衄血及妇人崩漏、带下、心腹痛等。此外,目前临床通用的桑寄生为桑寄生科多种植物的枝叶,但古人认为寄生于桑树者为佳,其性味苦平入肝肾经,擅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及妇人崩漏带下、胎动不安等证。

 有人说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药库,只要运用得当,就是人类的恩物。我们从一个小小的桑树身上看,此言真的不虚。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