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环江:利用区域产业优势 书写桑蚕致富文章

2018-12-20 11:45:56 来源: 广西扶贫网 作者:

    2018年,环江县紧紧围绕桑蚕扶贫产业示范建设中心任务,充分利用良好的地域优势,创新性开展全县蚕业生产管理工作,大力推动科技兴桑,进一步做大做强蚕桑产业,积极作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桑蚕业提质增效,以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全面脱贫摘帽为目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拼搏,以精准扶贫工作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全力实施科技兴蚕,积极发展现代蚕业模式,促进我县桑蚕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党建引领,协调发展。县、乡党委政府加强对养蚕农户的政策扶持和技术引导作用,充分调动起农户养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实现党支部与合作社在技术、信息、市场、资金上的对接,通过党支部指导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农户(社员)展示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链条上带民致富的效应,发挥了产业的优势。同时进一步采用各种措施规范蚕茧市场,允许多家企业共同竞争,在这个基础上要强化市场管理的力度,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收购蚕茧的政策,不断加强蚕丝流通管理工作,做好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此外,还根据蚕茧行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合理调控蚕茧价格,保证兼顾农户和商家的各项权益。同时农户在政策的引领下种桑养蚕的技术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蚕茧的质量也进一步提升,在良好蚕茧质量的基础上也增加自身收入。


    打造亮点,全县辐射。目前我县以大才乡新坡村平治屯环江“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为试点,这里地势平淡、土地肥沃、日照充足、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保护较好,是发展农村种桑养蚕业十分理想的地理区域。村委主任、合作社韦朝东社长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选定好发展种桑养蚕项目为主打产业,于2014年9月,成立了环江南大门桑蚕专业合作社,现有成员104人,合作所成员按每户3000元产业资金投入合作社经营,注册资金79万元,成员桑园面积526亩,年生产商品小蚕10800多张,产值375万元;年产鲜茧30万斤,年产值700万元。合作社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组织成员按需生产,辐射带动周边养蚕群众1800多户,目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把桑蚕产业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产业来推进。为环江县桑蚕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以桑蚕扶贫产业为主打产业,努力桑蚕科技创新和研究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引进良种良法,大力推广高产优质桑树品种和高产高品位家蚕品种,实施蚕桑良种化工程,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和简易化、省力化、标准化养蚕技术,实现桑蚕产业强县目标。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发挥产业扶贫作用,创建“蚕业富民”工程。努力打造河池市“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环江县大安乡万亩生态高效桑蚕产业园,在大安乡才平村外吉屯、内吉屯、坡六屯、坡老屯建成了1146亩的核心示范区,示范推广省力化给桑轨道车、省力化自动上蔟架共 、水帘空调及抽风机,为提高工效配备了全自动采茧机、蚕房和环境消毒机械。为维护生态环境,建设蚕沙无害化处理室 。为引导蚕农向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在外吉屯建设标准化蚕房16间,共计面积1466平方米,同时也为了促进各技术环节的落实,在每个蚕房内相应的安装了抽风机、水帘空调、省力化给桑轨道车和自动上蔟架等等,给蚕农在日常操作中便于科学调节,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了蚕茧质量。核心区的蚕农所生产的鲜茧质量明显提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充分发挥了蚕桑产业现代园的示带动范作用。同时,指导各乡镇建设“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桑蚕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共建立蚕桑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12个。


    加强引导,统一管理。为了提高贫困户或合作社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有村委牵头,对所有养蚕合作社成员进行统一管理。在合作社的领导和组织下:统一品种更新,不断更新桑叶品种,主要种植桂桑优12号、特优2号、农桑14号等,组织社员进行嫁接苗商品化生产,推广种植后每亩桑园可多产鲜茧50公斤左右。统一养蚕时间, 统一养蚕批次,统一技术推广, 统一进行蚕沙集中堆沤无害化处理, 统一建设了蚕沙室,统一鲜茧销售“六统一”管理。合作社直接与缫丝企业对接,按质论价、优茧优价。合作社组织成立监督小组,对合作社及养蚕户的养蚕周期中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不按统一要求的操作行为提出批评和整改,保证合作社的整体利益,在产品销售中严把蚕茧的质量关。


     加强全县蚕桑生产宏观管理,强调养蚕批次分明,强化桑蚕生产“六统一”管理。积极应对桑蚕病虫危害,稳定桑蚕生产和农民创收。一是加强桑蚕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深入各乡镇、重点蚕区开展培训,传授桑蚕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技术;二是强化桑蚕病虫害防治技术宣传指导,通过印发技术资料、手机短信平台和技术人员下乡指导防病工作;三是规范技术措施,督促小蚕共育室严格做好防病措施。通过多方努力,把桑蚕病虫害影响降到最低点,维护了良好的生产秩序,促进了桑蚕增收增效。


   示范带头,盈利共享。合作社成立后,以示范基地为引领,为村民及合作社社员提供了参考与借鉴,与此同时合作社实行统一种养,统一管理,统一收售,形成产销“一条龙”服务机制。又按合作社成员年内总产量进行“二次分红”,采取“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红利分配原则及一定数量的方格簇等物资奖励的惠利办法,明确了农户的责任担当,形成了上下齐心发展专业的合力,使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人才,技术,劳力等生产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发挥更大效能。


    环江县充分利用区域产业优势,大力引导和推广贫困户(农户)发展种桑养蚕业,通过产业资金援助和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指导。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把桑蚕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来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桑园种植面积达19.06万亩,农民种桑养蚕80多万张,产鲜茧64万担,农民养蚕总收入超过14 亿元。为贫困户的脱贫摘帽书写了桑蚕致富文章。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