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部分蚕区发生蚕桑农药中毒事件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2019年春蚕开始饲养以来,南宁、河池、百色等地发生蚕桑农药中毒情况,给当地的蚕桑生产造成较大损失。为了保障全区蚕桑生产稳产高产,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建议加强防范蚕桑农药中毒工作。
一、科学规划蚕桑生产布局。蚕桑生产区域要科学合理规划,新建桑园要避开邻近频繁喷施农药或使用对蚕残效期较长农药的农作物,避免在前作施用过对蚕残效性较长的农药或药肥的土地上种植桑树。蚕桑生产应向基地化、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蚕区桑园应与周边作物园间隔有一定的距离,防止桑叶受到农药污染,避免家蚕发生农药中毒情况。
二、加强农作物病虫害防控沟通。蚕区养蚕期间要与各级农业、林业等部门已经桑园周边其他作物种植者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周边作物园防控农作物病虫害影响到蚕桑生产,禁止使用对家蚕残效期较长的农药,要合理安排农药用药时间与养蚕用叶时期。周边农作物使用农药前应通知养蚕户,避免农药污染桑叶导致家蚕中毒。
三、合理规范使用农药。引导蚕农科学用药,蚕区周围慎用高空喷药防控,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应切实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采取各种有效的非化学防治手段,尽量减少农药的使用次数和用量,严格执行生产技术规程、农药使用记录、安全间隔期等规定,严禁违规使用高毒农药。
四、加大技术培训指导力度。加强宣传农药安全使用知识,加大蚕桑生产技术培训,推广应用绿色防控、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落实科学安全用药和农药减量增效措施,引导种植大户、农民合作社和植保专业服务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民参与农药减量控害增效行动,提高安全科学用药水平,助力农业绿色提质增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