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有一个着名的画家叫曹仲达,他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齐的一位画家,以画印度佛画和人物像着称,他来自西域,绘画风格带有异国色彩,到中国后又师法于中国南朝画家袁倩,受到汉族艺术的熏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经历也使他的中国画法功力深厚,而且富于个性,逐步形成了类似于佛教艺术手法“薄衣贴体”的风格,在中国绘画史上被称作“曹衣出水”,也被叫作“曹衣描”。
东晋着名的人物画家顾恺之(公元344-405年)的《洛神赋》、《女史箴图》及《列女传仁智图卷》和宋代的《八十七神仙卷》等名作,都是通过衣纹的描绘来表现不同人物的神韵,而且服饰本身的形象也是千姿百态,这些衣衫通过千变万化的线条来描绘,丝绸的神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顾恺之的人物画中多有神仙和宫廷仕女,其服饰形象都处于飘渺的仙境氛围之中,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丝绸的轻盈和在风中的复杂变化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中国画强调气韵,这一点在人物服饰画里除了表现静态的悬垂感,中国画家更热衷于表现动态中的丝绸服饰的飘逸感。唐代画家吴道子(公元680-759年),的壁画,就是用“天衣飞扬”般的绘画艺术而使观者感到“满壁飞动”。那些人物穿着宽松肥大,长曳及地的丝绸衣衫或伫立于风中,或飞动于天界,丝衣飘飘,衣褶致密,曲折而又柔婉,姿态千变万化,营造出一种宛如仙境的艺术世界。常说“吴带当风”,极恰处表现的正是丝绸服饰的飘逸感。
上一篇:史话:古老的丝绸文化
下一篇:中国语言与丝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