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凌云县通过强化桑蚕基地建设、扶持桑蚕企业提质升级和加大桑蚕种植技术指导等措施,确保桑蚕产业发展壮大,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蚕茧销售、茧丝绸加工以及桑枝、蚕沙等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超2亿元。
强化桑蚕基地建设。以加尤、下甲、逻楼等主要老蚕区为基础,改造扩大桑园面积,建设标准化桑蚕基地,覆盖全县8个乡镇80行政村,使桑蚕覆盖面达80%,桑园基地规模发展到10万亩,投入养蚕面积达到4万亩,养蚕7万张,年产鲜茧5.6万担,新增桑园基地进入丰产期后,蚕农年增收4800万元,年平均递增30%以上;为解决村民采叶交通便利,减少农民劳动成本,同时也避免因路途长而导致桑叶质量下降的问题,对连片种植且面积达200亩以上的桑区,配套开通便民公路,计划建设12条约45公里;为提高桑园水肥管理水平,对有水源的桑区建设水利灌溉工程,石山片区建设地头水柜,计划建设8条约24公里的水利渠道,建设地头水柜86座,解决桑蚕片区生产用水问题。
扶持桑蚕企业提质升级。桑蚕企业的发展状大直接关系到蚕农交售鲜茧的价格提升。今年2月,该县羽腾公司投资10300万元在该县泗城镇镇洪村建设凌云丝绸产业园,产业园占地面积40亩,其中建筑面积23500㎡。设计建设12组制丝生产线,配套150台真丝织机,预计年产白厂丝360吨,年产各种规格真丝绸缎250万米。项目建成后,可直接为当地提供600余人就业,间接提供20000多农民就业。项目年消耗干茧1260吨,折合鲜茧65500担,年增加工业总产值2.8亿元,上缴税费700多万元。依托羽腾公司现有的加工能力,以及在建的凌云县丝绸产业园,增建蚕丝被厂、纺绸厂开发蚕茧丝深度加工业,茧量少时以生产蚕丝被为主,茧量增多后,以缫丝为主,逐年增加机组,加工丝绸成品,以开发旅游县城为契机,精心打造旅游购物市场品牌。
加大技术指导稳定蚕农。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桑蚕合作社引导农民实行桑蚕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通过为农民开展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实施“改良、扩种”工程,进一步调整桑蚕产业结构,引导养蚕户规范养殖技术,提高蚕茧质量;推广新品种和小蚕共育、方格簇自动上簇等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龄化等问题,进一步提高了养蚕质量和效益;利用农家课堂、科技下乡、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桑蚕技术大培训,提高蚕农种养技能,增强了农民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质量意识。
到2015年,该县将努力实现桑蚕优质茧基地建设上取的新突破;在带动茧丝绸精深加工上取得新突破;在提高茧丝质量实施品牌战略上取得新突破;在促进蚕桑资源循环利用上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