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广西茧丝市场行情小幅下跌,但整体运行依旧较为平稳。截止6月12日干茧市场价格在9-10.5万/吨,生丝价格在29.5万/吨,较周一(6月8日)下跌了6.3%左右的幅度。虽然原料成本的上涨对于行情有着一定的支撑作用,但随着纺织行业的传统淡季来临,及新冠疫情的持续影响,下游需求明显不足,茧丝现货市场上成交也开始转淡,生丝价格有所回落。
当前宜州第四批春茧已进入上市高峰期,受近期高温暴雨天气影响,本批上市鲜茧茧质较差,收购商的收购热情也有所下降,目前收购价格在32-33元/公斤左右,按质论价,质量偏差的鲜茧收购价格会更低些。同时忻城第六批春茧也正处于上市高峰期,收购价格在32元/公斤左右,与上批的收购价格波动不大。
进入六月后,全国各地春茧已全面上市,6月10日贵州岑巩县第一批春茧开始上市,今年受疫情影响,鲜茧收购价格相较于往年也有所下跌,但由于当地采取的是统一保底订单的收购方式,所以当地收购单位以20元每斤的价格对蚕农养出的茧子进行收购。6月4日陕西石泉县迎丰镇春季第一批蚕茧开秤收购,为了保证蚕农利益,石泉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惠民补贴政策,茧站收购实行蚕农实名制,即本县的养蚕户在本县销售蚕茧,享受价格补贴,蚕茧以每斤20元保护价收购,当日崔家梁蚕茧站收购蚕茧1.2万余斤,蚕农喜获今年第一桶“金”。
虽然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按下经济重启键,企业少量“短、平、快”的纺服出口订单有所恢复,同时中国为了促进消费和提升经济活力,也频频发布相关扶持政策,从发放消费券、2.5天休息日、再到地摊儿经济,促就业、拉消费、降库存意图明显。但进入6月份,纺织市场的传统淡季已经到来,加上国外疫情持续发酵,仍不能判断拐点已来,全球纺织行业遭受暴击,需求一时之间较难好转恢复。1-4月,美国丝绸贸易额为14.91亿美元,同比下降22.42%。其中,进口额为13.43亿美元,同比下降21.47%;出口额为1.48亿美元,同比下降30.07%。
目前茧丝现货市场交易氛围转冷,走货较前期艰难,虽受前端原料成本的支撑,但在市场整体订单情况没有实质性好转情况下,终端需求将对茧丝行情造成制约。同时当前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仍不明朗,且有报道称,新冠疫情在秋冬季存在二次爆发的可能,不排除部分欧美国家再次实行封锁措施。欧美市场需求得不到恢复,那以出口作为主要贸易形式的茧丝绸行业也将陷入困境,若后续需求依旧跟进不足,不排除茧丝行情将继续回落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