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丝热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蚕丝热点 >> 正文

桑蚕丝泡84消毒液可辨真假?记者实验来揭晓

2014-07-25 17:31:56 来源: 苏州日报 作者:

    伴随气温升高,舒适透气的桑蚕丝服装备受青睐。而花了较高价钱买回来的桑蚕丝制品是否货真价实,普通市民很难靠眼看、手摸来准确识别。

 

    最近,微博上有网友支招称,“泡一泡84消毒液就能见分晓”,这样的辨别方法真的可行吗?为此,记者取样实验并请检验机构技术人员进行解答。

 

    桑蚕丝五分钟内在“84”中溶成颗粒

 

    “分辨真假桑蚕丝,在家使用84消毒液就能测试。如果是真品,放进消毒液内溶解五到十分钟,就会消失;没有任何变化的话,你就上当了……”日前,一些“鉴别真假桑蚕丝”的微博因为“有图有真相”被不少网友转发。然而细心查看就会发现,其中大部分为真丝服装和美容用品商家为吸引消费者发布的“广告帖”。为了验证这一做法的靠谱程度,昨天,记者也依照网上所说的步骤一看究竟。

 

    此次记者共选取了6个样品进行溶解实验。其中,1至4号样品来自丝制品专卖店,产品吊牌或者成分标注上均有“100%桑蚕丝”或者“100%Silk(丝绸)”的字样; 而5号和6号样品则分别取自棉质衣服和聚酯纤维制品。将6件样品分别放进对应的容器内,倒入84消毒液浸泡搅拌,不到五分钟,1、2和4号三件样品已经溶解成颗粒状,十分钟后,以上三个样品已基本消失,3号这件标有“100%Silk”字样的样品部分溶解。而5号和6号样品则如微博中所说,没有丝毫变化。


    如此看来,网上所说的鉴别方法似乎真的有效。


    溶于84消毒液说明是蛋白质纤维


    “用84消毒液做浸泡测试,如果样品消失的话,可以说明这就是蛋白质纤维”,苏州市纤维检验所检验室主任郭建峰介绍,蚕丝是一种天然的蛋白质纤维,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属酸性物质。蛋白质纤维溶于酸性物质,因此会出现上述实验结果。


    不过,浸泡后溶解消失的现象并非只出现在桑蚕丝制品上。郭建峰介绍,像毛等材质在这个实验中都会呈现同样的结果;而像棉花等植物纤维以及化纤制品便不会溶解。因此,通过这个实验至少可以测试所购商品是否用了合成纤维等以假充真。如果在蚕丝中掺入聚酯纤维,或者84消毒液的量不够,达不到相应浓度,纤维制品可能无法完全溶解。市纤检所在日常检查中,也发现有商家采用和桑蚕丝外形相似的黏胶纤维冒充桑蚕丝,宣称是桑蚕丝制品销售,实际上其中没有任何蚕丝成分。


    此外,使用燃烧法也可以进行蛋白质纤维的测试:天然的蛋白质纤维燃烧时会冒白烟,有烧毛发的焦味,烧后的灰末易碎成粉;化纤丝燃烧时往往冒黑烟,火熄灭后有硬块。


    质监提醒


    标“100%蚕丝”可能混入柞蚕丝实为打擦边球


    据了解,蚕丝分为桑蚕丝、柞蚕丝、蓖麻蚕丝、木薯蚕丝等多个品种。其中,桑蚕丝手感细腻、光滑,韧性好,价格较高;柞蚕丝是野生蚕吐的丝,同样是蛋白质纤维,但相比之下,桑蚕丝的品质要远远优于柞蚕丝,柞蚕丝手感较为粗糙,价格也低。


    采访中记者发现,将桑蚕丝和柞蚕丝混用冒充桑蚕丝制品卖高价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生产厂家在标签上笼统地标注“100%蚕丝”,无非是为了打擦边球,实际成分以柞蚕丝为主的可能性更大。而按照国家标准,如果一件商品中既用到了桑蚕丝,也用了柞蚕丝,那么这两种蚕丝的具体比重都须详细标明。


    质监部门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2013年苏州市产品质量分析报告》 中曾对蚕丝制品进行过质量解读。其中提到,纤维含量名实不符,是不合格蚕丝制品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在购买原料时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另一方面是企业在产品投入市场前没有进行成分含量检测。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有意以次充好、以低档产品冒充高档货,混入柞蚕丝或短丝冒充纯正的桑蚕丝。


    对此,质监部门提醒,市民选购桑蚕丝制品要尽量选择品质更有保障的正规品牌的专卖店和商场,如有疑惑,可以向卖家索要由权威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出厂检测报告查看。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