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能够用一生的时光来辉煌梦想,无疑是凡人所崇拜的对象;如果,这个梦想能够让人世世代代受益无穷,那就得在崇敬前面加上“超级”两个字。
嫘祖这样一个女子,无论用怎么样的形容词,都不为过。除此之外,我已词穷。
她是黄帝元妃,我们炎黄子孙的伟大母亲,也是世界上蚕桑丝绸的伟大发明家。丝绸作衣,是柔软的、丝滑的,由内而外渗透出来的,却是一种温暖,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念。
远古时代,蛮荒之地,我们的祖先茹毛饮血,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西风萧瑟,春寒料峭,任时光荏苒,无限苍凉。
这时,一位冰雪聪明的姑娘登场了,她是西陵部落首领的女儿嫘祖,嫁给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那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季节,嫘祖在侍女们的簇拥之下,来到御花园中散步,抬头看见一位仙女飘飘地从天而降,移着轻盈的脚步,缓缓而行。突然,晒在庭院间的马皮飞来,裹着仙女腾空上树,化为头似马面,身材细长的“虫”,吐出闪亮的细丝,结成丰满的白色果实。
这是什么?多么美丽的外形,还散发着一股馨香!
嫘祖皇后命令一个小侍女爬上树去,逐个地采摘抛下。凑巧有一个抛在一位侍女为皇后捧着的盛热水的杯里。没想到的是,从热水杯里捞出来的“果实”,居然变成一缕缕纤细的丝来,又细又长,光滑轻盈,源源不断的丝总是捞不完,把她们看得着迷了。
嫘祖自然不同凡人,她觉得其中必有奥妙,就命侍女们把这些白色的“果实”都采下来,带回王宫,放在热水中抽出丝来,然后又用灵巧的双手织成丝绸织品。
我猜,从蚕到丝,从丝到绸,这过程肯定是一波三折,用如今的话说,嫘祖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经过无数次的研究,无数次的实验,这项惊世骇俗的发明才问鼎于世。比如,清溪里小鱼给她的灵思颖悟,还有从蜘蛛结网中得到启示,使嫘祖把梦想变成现实,创造发明了养蚕、抽丝、编绢、制衣之术,并将此法传遍四方。
那时,我们不懂科学,也不搞发明创造。一个偶然事件,成就了嫘祖衣被天下的美丽故事。不过,这在中国古籍《通鉴外纪》、《淮南子》等书上都有记载,一直到历代的农书上,都保留着这一几乎成为经典的传说。
一直以来,人们以十分崇敬的心情来怀念这位古代中国的伟大母亲。为了感念嫘祖“养天虫以吐经纶,始衣裳而福万民”的功德,就将她奉为“先蚕”,即民间的“蚕神”。
丝衣饰百骨,文绮丽千年。嫘祖纤臂一挥,挥出了中国丝绸华丽的一面。
灿烂的丝绸文化,犹如一幕幕精彩绝伦的历史画卷,从嫘祖的冰雪蚕丝开始,凝聚着她的睿思构想。从此,在黄河、长江流域,早已桑树满园,蝉鸣悦耳;从此,人们丝衣裹身,有了高贵的丝绸着装;从此,古老的中国开创了炎黄子孙丝绸文明的新纪元,成为当时令人羡慕的“赛里斯国”,创造了一条逶迤广袤连接亚、欧、非三大洲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
这是一曲婉如天籁的丝绸史歌,一路走来,荡涤山河,清明乾坤,缭绕于上下五千年,千回百转,婉约着,绮丽着人们的梦境,直到多少年后,浮世桑田依然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