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正文

大力发展桑蚕产业促农增收

2014-12-03 17:13:39 来源: 来宾日报 作者:蓝春青

    “种桑养蚕确实是条致富门路。”近日,忻城县城关镇隆光村养蚕致富带头人李茂枝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他家种有10亩桑树,今年仅种桑养蚕这一项就有六七万元收入,明年打算再扩大规模,争取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蚕茧变成“金元宝”,银丝铺就致富路。近年来,忻城县围绕“农”字真抓实干,积极引导农民种桑养蚕,大量引进桑蚕优良品种,推广高效种养技术,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县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延长桑蚕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增收、劳务增收、创业增收等多元增收格局,农民收入水平节节攀升,钱袋子越来越鼓。

  

    蚕农养蚕虫 脱贫致富快

  

    “孩子都在外面打工,就我们老两口在家养蚕,今年净挣了两万元。要是价钱再高一点,我们会赚得更多。”新圩乡西宜屯蚕农蓝喜金一边剪桑枝,一边乐滋滋地告诉笔者。“今年平均每公斤38元,不用出门,摘完就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爽!”蓝喜金的老伴插了一句。

  

    由于养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目前,忻城县大部分农民靠养蚕实现了脱贫致富。今年,该县桑园面积已达23.53万亩,鲜茧总产量达2.73万吨,产值超10亿元,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将比去年的6110元增长11%以上,实现连年增收。

  

    除了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种桑养蚕外,该县还从区外引进优良桑种在城关加仁、北更塘太,红渡渡江等村屯建立桑蚕种植示范基地,以基地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明显效益,带动周边更多农民脱贫致富。

  

    服务到农家 农民笑呵呵

  

    对于农民来说,种桑养蚕的收入虽然高于种粮食,但同时也要面对技术水平低下导致的失败风险。“我们正着力解决农民这方面的后顾之忧。”该县科技局负责人告诉笔者,县里通过举办科学种桑养蚕技术培训班,传授高产养殖技术及防治蚕病、方格簇使用等方法,为蚕桑产业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同时还派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提供全天候技术指导,帮助蚕农解难题、建设示范园,做到村村有技术员、人人掌握技术、户户都有钱赚。

  

    “今年政府不仅给我们农民免费提供桑苗、传授技术,还免费提供小蚕、方格簇,党的政策真是越来越惠农了。”忻城县红渡镇渡江村覃秀敏高兴地说,在桑蚕产业的带动下,村里的路修好了,房子建起来了,小轿车也纷纷开进普通农民家,农民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了。

  

    延伸产业链 开发品牌多

  

    “几年前,我就把目光锁定在家乡的桑蚕产业上,先后建起了忻城永成蚕茧加工厂和加福村、塘太村两个永成小蚕共育基地,每年创造利润80多万元。”北更乡北更村桑蚕致富能人刘必成说。

  

    早养蚕早致富。几年来,该县以“东桑西移”为契机,坚持把蚕桑作为壮大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扶持培植,大力推广桑禽、桑菜、桑薯、桑菌套种套养和集育苗、养蚕、桑果茧丝深加工于一体的立体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先后引进瑞龙丝绸有限公司、恒业丝绸有限公司、好运来丝绸有限公司等4家茧丝绸企业。其中,恒业丝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龙头企业之一,安装10条自动生产线,年产白厂丝700吨,安排农民就业500人。

  

    目前,该县凭借蚕茧资源丰富优势,办起了10多家加工蚕丝被小厂。广西忻城绿源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等企业还利用桑杆栽培食用菌,年栽培量达350万菌棒,年产鲜菇1200吨。如今,该县又成功开发了蜜桑茶、桑叶茶等系列产品,进一步延伸了桑蚕产业链。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