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三给两保”——广西蒙山桑蚕产业的五重保障

2021-12-13 17:34:55 来源: 腾端广西 作者:

  根据中央关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战略部署,要求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施特色种养提升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促进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桑蚕是蒙山的传统农业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蒙山县超过50%的农户近10万农村人口投身到桑蚕产业中,种蚕养桑已成为蒙山县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为保障蚕茧供给量和蚕茧质量,延长桑蚕生态产业链,广西蒙山县探索“三给一收”的蚕茧供给保障机制,有效解决桑蚕产业链供给端滞后问题。


  “三给”——土地供给、蚕房供给、技术供给。为充分调动合作社、种养大户、散户等生产主体的种桑养蚕积极性,盘活村集体资产,实现桑树规模化、标准化种植,以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华虹公司为试点,公司按市场价流转农户、村集体土地,同时以生产意愿、生产能力、工作态度等为考核指标对生产主体进行考核,公司获得大规模土地使用权后按生产主体考核得分进行再分配。同时规定享受土地再分配红利的主体其自有适宜种桑的土地必须流转给公司,通过再分配获得的土地不可转租或种植其他作物,通过“双向”制约方式,有效推动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形成规模效益。在养蚕环节公司出资建设小蚕共育房、智能化大蚕饲养房,供生产主体免费使用,并在种桑、养蚕环节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形成生产环境统一、生产环节统一、生产技术统一的“三统一”生产标准。生产主体对桑园蚕房全程负责,按公司标准管理、生产。盈利后双方商议按利润的一定比例返还公司,如不盈利则无需返还。目前,通过“三统一”,蒙山蚕茧质量80%达到5A标准,蚕茧重量由80-90斤/张提升至100-120斤/张。通过流转土地再分配、蚕房免费使用、技术无偿指导的供给保障方式不仅增加农户财产性收益,提高种桑养蚕的积极性,也实现了种桑养蚕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两保”——保价回收、发展基金保障。受市场影响,2021年数据表示,蒙山蚕茧价格在16—26元/斤之间波动,大幅度的价格波动使农户产生畏难心理,降低生产积极性。针对该情况,公司依据市场价格收购蚕茧,并制定20元/斤的市场保底收购价,同时与农户签订协议,确定公司是蚕茧唯一收购方。风险兜底的举措在确保货源有序供给的同时也减轻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压力,实现公司与农户的双赢。发展基金保障是指由政府、企业、合作社和乡贤共同出资成立蒙山县桑蚕产业发展基金,资金的主要用途有3项目:一是用于购买特色农业保险的保费支出;二是种桑养蚕户发展生产贷款的再担保费用支出;三是桑蚕领域先进生产经营组织奖励金支出。该举措不仅能提高生产主体的积极性,也能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特色农业的生产经营当中,有效促进蒙山县桑蚕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三给两保”桑蚕产业源头供给五重保障机制的探索实施,截至2021年,华虹公司在蒙山县共有5个子公司,配套建成蚕种、缫丝、捻丝、绢纺、真丝织绸等5条生产线,形成完整产业链。蒙山县被评为广西“东桑西移,东绸西移”的典型示范县。目前,种桑养蚕覆盖全县8个乡镇、73个行政村,华虹公司平均每年支付给农民的蚕茧超过1亿元,茧丝绸加工实现税收超过600万元,华虹公司不仅当好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同时也是蒙山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广践行者,在促进农民增收、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一步将积极探索“工厂化”种桑养蚕模式,做到各环节分工明确,专岗专人,流水线作业,规范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广西农牧网 版权所有@ 2013—2017  咨询热线:15278003356 客服QQ:2352207172  邮箱:2352207172@qq.com
备案号:桂ICP备1400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