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牧蚕桑网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日前,又到了四龄蚕项目推广的高峰期,宜州区今年投入100万元示范推广四龄蚕项目,以减少蚕农养蚕成本与风险,提高养蚕成功率,保证蚕茧质量,加快农民收入。
开展小蚕发放工作。
宜州区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安马、龙头、德胜等5个乡镇各遴选一家小蚕共育户示范推广奖补蚕种1000张,对符合条件的四龄蚕养殖户发放200元/张(标准张)的补贴。河池市宜州区旺腾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韦庆益介绍,通过向蚕农提供四龄蚕,能有效减少蚕农的人力成本,提高蚕虫成活率,增加产茧量,预计今年合作社能够增收20万元以上。
除了推广四龄蚕养殖外,河池市宜州区旺腾生态农业发展专业合作社还是世界银行贷款广西贫困片区农村扶贫试点示范项目(简称世行项目)在宜州扶持的合作社之一。世行项目为该社提供了资金扶持与技术指导培训,提高改进桑蚕管护饲养等方面技术,有效降低小蚕养殖发病率,减轻大蚕饲养劳动强度的同时也提高了养殖的质量。截至目前,宜州区已成立并经自治区世行项目办审批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14家,其中桑蚕种养3家,共获世行项目资金900万元。
群众参加养蚕技术培训。
近年来,宜州区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强化政策支撑,重点打造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着力提升茧丝绸和附加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目前,该区桑树种植面积39万亩,占广西桑园面积13.09%,桑蚕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家,养蚕量155万张,鲜茧产量7.5万吨,产值34亿元,农民人均养蚕收入7500元以上,蚕桑产业已成为宜州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